10月12日,在世预赛亚洲区附加赛中,印尼队以0比1负于伊拉克,这场失利直接让他们成为该阶段赛事中首支提前出局的球队,结束了他们冲击世界杯的梦想。
自去年亚洲杯结束后,由超级富豪托希尔主导的印尼足协投入巨大财力与精力,接连招揽多达16名归化球员,以期提升国家队的实力。在过去的一年中,几乎每逢重要赛事,都会有新的归化球员加入。从进军世预赛亚洲区第3阶段小组赛到第4阶段附加赛,印尼“归化大军”一路创造历史。然而,最终由于主帅的战术调整失当及人员调配上的错误,球队还是未能再进一步。
去年,印尼队在U23亚洲杯的决赛圈中最后三战全败,分别败给了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和几内亚,错失了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今年的世预赛附加赛,同样的噩梦再度降临,他们在最后三战中连输日本、沙特和伊拉克,再次无缘大赛。这次附加赛中,印尼队的23人名单里有18名归化球员,尽管如此,他们未能突破历史,黯然出局,引发了国内球迷的热议与失望。
球队此前的3后卫阵型在申台龙时代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尤其适合那些拥有荷兰足球背景的归化球员。然而,自克鲁伊维特接手球队以来,虽然依然以3后卫体系闯入附加赛,但在关键的备战期,他却突然尝试4后卫阵型。9月热身赛中,克鲁伊维特弃用了入选18强赛时表现出色的多名主力归化球员,并大幅调整阵容,引发巨大争议。
10月9日附加赛首战面对沙特,克鲁伊维特采用442阵型,排出的全新锋线组合及中场防线并未表现出应有的默契。尽管印尼队一度领先,但防守中的失误让沙特成功反超比分,最终以1比3落败。12日与伊拉克的生死战中,克鲁伊维特再次大幅调整首发阵容,替换了5名球员,依然坚持4后卫体系,但未能改善球队的整体表现。
这场比赛中,申台龙时代的部分主力球员如哈耶、费尔东克和里多回到了首发阵容,但位置上的调整却让球员难以适应。例如,后腰哈耶被推上10号位,主要负责组织进攻;费尔东克则被安排与佩鲁佩西搭档后腰;而18强赛中曾表现出色的射手罗梅尼依旧未获首发机会。最终,全队在控球率占优(55%)的情况下,9次射门仅1次射正,进攻效率极为低下。下半场,克鲁伊维特换上了4名归化球员试图破局,但整场比赛持续哑火,最终被伊拉克凭借伊克巴尔的远射击败。
印尼国内的许多足球评论人士,包括潘格马南,都早在赛前公开呼吁克鲁伊维特调整战术回归3后卫阵型,重新启用包括罗梅尼在内的多名18强赛主力球员。然而,克鲁伊维特固执己见,导致印尼队的努力付诸东流。赛后,印尼队主帅及足协向球迷公开致歉,并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失败,不要网络暴力球员。
在过去的两年中,印尼足协为国家队投入了超20名归化球员,涵盖门将、后卫、中场和前锋等多个位置,几乎覆盖了整支国家队。然而,世界杯的目标再次落空,无论是归化球员还是本土球员都难以掩饰内心的失落。队长伊泽斯赛后泪洒赛场,中场球员哈耶因抗议主裁判判罚而遭遇红牌,克鲁伊维特赛后则用毛巾遮掩脸庞,显现无比的沮丧。
印尼足协表示,他们的最终目标集中在2030年,足协的“归化战略”仍会持续推进。然而,现在急需反思的是,如何在战术上实现更高效的融合与发挥。本次附加赛中暴露的致命问题恰恰来自教练在战术上不断的试验与用人上的反复无常,这些问题直接瓦解了原本较为默契的配合体系。
与印尼形成对比的伊拉克队,在今年聘请前澳大利亚主帅阿诺德后,迅速找到了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即便面对伤病问题缺少两名主力中锋,但凭借稳定的防守体系与高效的归化球员,他们最终击败印尼,拿到关键胜利。阿诺德接手后坚持使用4后卫阵型,同时加强了阵容防守的针对性调整,使得伊拉克在过去4场比赛中仅失1球。
值得注意的是,同伊拉克一样,同组的阿联酋也依赖大批归化球员。对阵阿曼的比赛中,他们凭借归化球员的出色表现获胜,基本确保了一个晋级名额。而正确的阵容配置和战术选择让归化球员的能力得以充分释放,这恰恰是印尼队急需学习和反思的地方。批量归化并非万能,如何激活归化球员的潜力才是破局的关键。

